你應該這樣認識自己:「我想要當什麼樣的人?」(1)

比起「我是什麼樣的人?」,你應該更優先問「我想要當什麼樣的人?」。 大家對認識自己很有興趣,例如我們可能會問自己:「我是一個外向的人嗎?」、「我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嗎?」。 市面上也不乏幫助你認識自己的工具,像是星座或是 MBTI 都可以讓你瞭解自己的性格或人格特質。當然還有更嚴謹的科學工具如 big five。 不過我認為這些工具再怎麼完善,也無法引導你走向更好的未來,因為更好的未來意味著改變你的現況,而這些工具只能幫助你了解現況。 我將分兩篇文章說明,為什麼你更應該問「我想要當怎麼樣的人?」,而不是「我是怎麼樣的人?」 這一篇會聚焦在當你問「我是怎麼樣的人?」會遇到的困難,然後在第二篇說明為什麼樣你更應該問「我想要當怎麼樣的人?」。 這是個既熱門又困難的問題 「我是什麼樣的人?」一直是一個很熱門的問題。我們常在社交媒體上或與朋友聊天時,詢問彼此的星座或MBTI,藉此了解對方的個性。 這是很棒的破冰話題。因為不但能讓彼此猜星座,還可以聊聊不同類型的人有哪些特質。 例如:「你是水瓶座?難怪你會這麼怪!」、「我也有朋友是金牛座,他也跟你一樣比較內向不愛說話」。 這是很有趣的問題。我們想知道自己在別人眼裡是什麼樣的人,也藉機探索和認識自己不知道的一面。 比方說藉由和朋友聊天,我發現自己原來是外向的人。否則我一直以為內向害羞是我的特質。 這也是很困難的問題。你可以試著回答「我是什麼樣的人?」,你可能會發現你也不是很確定。 即使你現在很確定,我很好奇你是否真的在各種不同場合都展現一致的特質。譬如說一個內向的人也許會在他喜歡的動漫展變得外向活潑。 這是因為環境對一個人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和反應其實有非常大的影響。不相信的話,你可以觀察自己對陌生人多麼有耐性、對家人有多麼沒禮貌。 許多科學研究都支持這個論點:人當下所處的環境或脈絡,對其行為有非常大的影響。我在過去唸研究所時有讀過不少文獻,但現在不記得具體的書名和文章名稱,希望之後有機會再補上。 所以雖然大家都很好奇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但是這其實是很難回答的問題。目前也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法。 所以,別期待能找到一個「比你還懂你」的人。畢竟,你擁有觀察並控制自己行為的主導權,但連你都無法完全懂自己了,別人又怎麼可能輕易做到呢? 這是個無法幫助你變得更好的問題 不過,我認為認識自己最大的問題不是上述提到的困難,而是再完美的答案也無法幫助你變成更好的人。 試想:有個神燈精靈實現了你的願望,鉅細靡遺地告訴你「你是個什麼樣的人」。他能根據不同場合,即時分析你展現的人格特質與行為。 比方說,當你和新朋友聚餐時,神燈精靈會在耳邊告訴你:「你現在非常尷尬,你思考是否採用你過去發生的趣事破冰,但是你真的太害羞了,所以嘀咕幾聲後就會開始思考有什麼離開的藉口」。 假設神燈精靈完美描述你心裡的想法,也點出一些你沒發現的心裡狀態。 你依然在「做自己」,表現出你原本就會有的反應和行為。 或是你依然故我,做出的反應和行為跟沒有這些資訊時並無二致。 有人可能會說:「我可以利用這些資訊即時修正我的反應和行為,不是嗎?」 沒錯!但你會如何修正呢?你要用什麼樣的目標來決定修正的方向呢? 要決定修正的方向,你就必須問自己「我想要當什麼樣的人?」,這正好是我在一開始談到的問題! 我將在第二篇接續說明為什麼「我想要當什麼樣的人?」可以如何引導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 這裡有我,言理有你。好好呼吸,保持理性。

August 24, 2025 · 1 min · TsìHō Lîm 林至浩

關於我

我 嗨是我啦,我是 Tsì Hō。 Tsì Hō 是台語,上面的標號是台語的調號,像是注音符號的聲調。 我是在嘉義念了八年哲學的宜蘭囡仔,目前落腳在台北當資料分析師。 我做資料也做哲學。我期許自己做一個以哲學為本的決策科學專家,利用哲學的思辨框架和資料的分析能力,建立系統與模型幫助大家做出更明智、更理性的決策。 言理的誕生 言理在 2025-06-25 誕生,我在言理一周更新一篇文章,希望利用哲學和資料幫助大家做出更理性的決策。 「言理」的意思是「談理性」,你也可以理解成「講道理」。 我雖然有個大方向,但其實不確定具體該做些什麼,所以我承諾自己一周更新一篇文章,逐漸摸索直到弄清楚應該如何達成目標。 寫部落格或架設個人網站留下文字在這個時代是很老派的事。創作者現今大多選擇社群媒體平台或至少是 Medium 這類可以專心產出圖文的平台,這樣子他們就不必煩惱太多架設網站的技術細節。 不過在愈是自動化的領域,手作的粗糙反而就愈顯得有溫度吧?比方說黑膠唱片和底片相機如今顯得很麻煩,需要留意照料又效率低落。但是這種無法輕易被複現的特色反而賦予他們獨特性。這個時代的寫照是「快起來很容易,慢起來很困難」、「分心很容易、專心很困難」,所以我希望留有這樣的空間,讓讀者和我在這裡都必須慢一點、輕一點。 所以我是這麼看待我的網站:這是我的狗窩。這裡可能有些髒亂、略顯簡陃,不過都是我動手佈置拼貼的痕跡;這裡沒有華麗吸睛的設計,但有我細心咀嚼整理的文字(但有口水)。 歡迎你找個位置坐下,隨意翻幾篇文章。像個老派的讀書人一樣。 這裡有我,言理有你。好好呼吸,保持理性。

August 4, 2025 · 1 min · TsìHō Lîm 林至浩

描述性命題、規範性命題

這篇文章介紹描述性和規範性命題,並說明描述性命題無法直接推導出規範性命題。

July 27, 2025 · 1 min · TsìHō Lîm 林至浩

履歷

Having trouble viewing the image? Download it directly.

July 24, 2025 · 1 min · TsìHō Lîm 林至浩

【2025 求職】3個月、8間公司、16場面試:應徵資料分析師/資料工程師的殘酷面試心得

這篇文章總結了我 2025 年 3 個月、16 場應徵資料分析師及資料工程師面試的求職心得。

July 13, 2025 · 1 min · TsìHō Lîm 林至浩